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

2011生態旅遊暨休閒產業永續經營研討會--精采文章摘要




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生態旅遊實務探討--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設立與展望

游顯宗1 江華章2 劉瑞都3

1 南投縣立集集國小 老師
2 杉林溪遊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特助
3杉林溪遊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

【摘要】

  本文除探討全球環境與旅遊趨勢外,並對歐美普遍設立自然教育中心與環境教育結合之意義,並對其營運管理作分析。自然教育中心在台灣只是萌芽階段,林務局在2011年為止,在全台灣設立8個自然教育中心,成立理念、願景均與環境教育有關。杉林溪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及多樣性棲地,每條步道及景點有不同的野生動物、森林樹海、蕨類花草及生態特色,這些物種在資源保育及生態旅遊上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也可提供高品質的知性、感性、教育性的自然體驗與休閒遊憩利用。有鑑於國內旅遊市場的飽和,消費者也缺乏深度休閒的渡假環境,加上近年國外來台旅遊人數的高度成長,杉林溪因應新的旅遊市場與競爭,及環境教育法的實施,積極籌設自然教育中心,以推動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,設計具有深度與教育內涵的旅遊行程,並與相關傳統遊樂區作區隔,藉以拓展全新的客源,逐步營造成國際化的渡假中心。

【關鍵詞】生態旅遊、環境教育、杉林溪、自然教育中心







古蹟觀光目的地意象、遊憩體驗與真實性知覺之關係之研究
-以勝興車站遊憩區為例


羅雅文
Ya Wun Luo
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研究生
電子信箱:g9845715@yuntech.edu.tw

李宗鴻
Tsung Hung LEE
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副教授
電子信箱:thlee@yuntech.edu.tw

【摘要】

  本研究旨在探討遊客在古蹟觀光中,其對於古蹟觀光目的地的意象為何,在從事古蹟觀光時的遊憩體驗程度,其如何影響到遊客對古蹟觀光目的地的真實性知覺做一探討。採自編式問卷進行調查,內容包括遊客參與古蹟觀光的目的地意象、遊憩體驗、真實性知覺以及人口統計資料四大項。從2010年11月27日至2010年12月26日,於勝興車站的車站門口處為研究問卷發放地點,以10位遊客取1名填答的等距抽樣方法,抽取樣本進行問卷調查,總共收集到499份有效問卷,最後將所收集資料以SPSS 12.0進行資料統計分析與檢定,了解古蹟觀光遊客的人口統計變數分配情形,以LISREL 8.7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及結構模式分析。研究結果顯示,本研究的取樣資料與研究模式具有良好的適配度,為一個可接受的模式,研究模式有效的解釋與預測古蹟觀光遊客的目的地意象、遊憩體驗與真實性知覺之間的潛在變數的因果關係。古蹟觀光遊客的觀光目的地意象會顯著且直接的影響遊憩體驗;古蹟觀光遊客的遊憩體驗會顯著且直接的影響真實性知覺。最後,本研究依據研究內容,針對古蹟觀光提出管理意涵與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。

【關鍵詞】古蹟觀光、目的地意象、遊憩體驗、真實性知覺








濕地觀光永續發展指標之建構


謝馨霈
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研究生
電子信箱:g9845713@yuntech.edu.tw

李宗鴻
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副教授
電子信箱:thlee@yuntech.edu.tw

【摘要】
  
  濕地擁有自然景觀和多樣化的生態資源,濕地觀光在永續發展方面之相關研究卻仍然相當的匱乏,本研究為了建構一套濕地地區發展永續觀光的指標。本研究採自編問卷進行問卷調查,永續觀光發展指標評估之架構從利害關係人和實質環境為評估主體,評估濕地觀光永續發展的指標系統,以七股濕地為研究地區,利用模糊德爾菲法,首先以電話或E-mail方式詢問專家是否願意擔任專家,願意填寫專家問卷者,再以親自拜訪或郵寄問卷方式進行問卷調查,並將十位專家之意見,經兩階段問卷調查後建構濕地觀光永續發展之評估指標,共計144項指標。最後,本研究所建立之永續發展評估模式可運用於其他濕地觀光地,並提供濕地觀光推動永續發展之參考。

【關鍵字】永續發展、指標、模糊德爾菲法、濕地觀光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